为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引导教师提升政治理论修养,拓展对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历史的认知。11月12日下午,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示范课观摩活动。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公开课由此拉开序幕,各系十余人青年教师参加了听课、互动讲评。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翟铭老师为大家带来《信息技术与跨媒体传播》精彩一课。翟老师从学生作业为切入点,用事实数据说话,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学生产生怠慢态度的原因。将“抗美援朝”精神巧妙地融入课堂,强调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他把“编程”形象比喻为“美国”,循循善诱的教导学生如何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树立迎难而上的勇气,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学习效率。通过与学生互动,营造了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听课评课的过程是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青年教师张海宝认为,将专业学习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不仅仅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大有裨益,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也至关重要。在授课过程中,翟铭老师巧妙地将同学们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线上线下收集到的反馈情况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同学们要树立人生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坚定信念、专心致志地完成本科阶段最重要的学生任务。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寓德于智”的过程,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今后要身体力行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着力提升育人元素的融合能力,提升育人元素的挖掘能力和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目标,陆续开展课程思政示范教学活动。

翟老师在公开课上精彩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