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刚
8月28日,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大鲸港镇众鑫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在高温季节停产恢复生产准备过程中,1名作业人员在清理纸浆池内废料时中毒倒地,企业租赁老板和其他7名工友见状相继施救中毒,最终酿成7人死亡,2人重伤的伤亡事故。事故中负有监管责任的大鲸港镇党委书记、镇长、安乡县工信局局长等多人被先期免职。
又是造纸厂员工清洗纸浆池中毒,又是人员的重大伤亡!近5年来,国内造纸企业发生的同类事故不下10起,且均是前赴后继式的群死群伤事故,安全生产令人担忧。我们不禁要问,造纸企业中毒事故何以频发,又为何都发生在小纸厂?
常德市德环环境检测中心检测报告显示,“8·28”事故现场毒气产生的根源是纸浆池内的残余纸浆沉淀后日久发酵凝固,内部形成沼泽效应。纸浆池空间相对密闭,通风条件极差,导致硫化氢和甲烷等浓度较高的毒性混合气体聚集,操作人员一旦误入,很难逃出。
我国是人口大国,生活和文化用纸的巨大需求,催生了很多小型造纸企业,这其中也包括一些家庭作坊式的造纸厂。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在前几年集中关停并转了一批年产量不足1万吨的小型造纸企业和非法造纸厂,有效保障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和身体健康。但近年来,由于市场利益的驱动、地方财政税收的压力以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不力,以前关停的部分小造纸厂死灰复燃。小型企业主和用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抱有侥幸心理,安全培训及防护手段缺失,产能、装备和工艺水平落后,是引起中毒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不得不说,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负责人“重效益、轻安全”、安全培训与应急管理形同虚设的问题与当地安监部门的不作为不无干系。
笔者认为,解决频发的纸浆池中毒伤亡事故,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首先,政府对污染环境的行业要形成高压态势,及时调整或清退污染企业,对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生产方式坚决抵制。同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仅要受当地政府领导,也要受上级安监部门的领导,形成“双领导”机制,这样安全监督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不会被地方财税和GDP所裹挟,从源头上遏制此类中毒事故的发生。其次,造纸企业要狠抓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工作,对安全管理事务常抓不懈,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同时,要做好可操作、针对性强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人员,储备足够的防护装备和应急救援物资,防患于未然。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造纸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纸浆池均为有限空间,是高风险场所。进场前,应开展工作安全分析,辨识危害因素,评估潜在风险;对有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采取通风和置换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作业环境中有毒气体的浓度。员工进入纸浆池要实行作业许可,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凭证进场作业,穿戴好呼吸防护装置、报警器和安全带,一有危险,马上撤离。
人命大于天,安全生产的警钟必须长鸣,只有齐抓共管,才能充分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建设和谐社会。排查安全隐患,强化日常巡查与监督绝不能只是走过场,否则纸浆池中毒伤亡事故的悲剧将再次上演。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