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创北京”2022年首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落下帷幕。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共6项作品获奖,其中,主赛道4项;“青力冬奥”冬奥遗产开发专项赛道2项,占学校总获奖项目数的1/3以上。
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挑战杯”,走进科研实践,营造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印包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特别推出“挑战青春、科创助梦” “挑战杯”获奖作品展示系列推送。
今天展示的项目是由我院胡堃、徐永祥老师指导,孟晓颖、刘骐嘉、谭慧雯、魏孟琪、李欣蓉等同学共同参与的《“优植护”—更亲民更舒适的新一代种植牙》项目,在本次“挑战杯”中荣获主赛道银奖。
项目介绍:
项目简介:通过三维扫描和CBCT数据,3D打印出与患者病齿形状一致的种植牙。内部添加骨修复材料,对牙槽骨进行修复。实现拔牙之后即刻种牙,降低价格更亲民。与牙槽骨接触的部分采用仿生骨,矿化胶原成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胶原纤维上的有序结晶),并具有一定孔隙结构,实现成分和结构与人骨及牙齿仿生。牙冠选用珍珠贝壳层状仿生结构,致密的珍珠层状结构与牙质、牙釉质相匹配,具有高强度,高刚度,高断裂韧性,质轻,力学性能良好等特点。
社会价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需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原本医美口腔行业一般以治疗性功能需求为主,而现在在逐步演变升级成为预防型、治疗型、美容型相对奢侈的需求。比如:牙齿矫正、烤瓷牙、牙齿美白、种植牙等等近几年推出的新项目就是比较好的例证。我国种植牙在需求侧,渗透率较低,存量市场较大;在材料侧,国内外种植牙市场目前没有出现结构嵌套交替排列的革新;在供给侧,市场依赖进口,进口种植牙系统及相关配件占据国内市场的90%以上;“优植护”定制化3D打印种植牙是国内进口替代的开始,材料安全、价格更亲民、普适性更强,具有很大的社会市场潜能与价值。
创新意义:与传统种植牙相比实现拔牙后快速种植,用3D打印技术一体化打印出与病齿牙形状完全一致的种植牙。在与牙根接触的部分用仿生骨材料,矿化胶原和多孔结构为植入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基础。牙冠部分的结构选用珍珠贝壳层状仿生结构,其硬度和断裂韧性极高且结构与人牙高度匹配。
发展前景:根据行业巨头士卓曼年报发布的各国种植牙渗透率对比数据,韩国种植牙渗透率全球最高,每万人中约有500人进行口腔种植。中国目前种植牙渗透率较低,全球占比份额不到1%,仅占韩国的1/70。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按常人30 颗牙计算,20-44 岁年龄层的人平均缺少 0.4 颗牙,55-64 岁群体人均缺牙 3.73 颗,65-74 岁人均缺牙 7.5 颗。调查同时显示,有缺牙的 65 岁至 74 岁老年人中修复的比例为 63.2%, 较 10 年前上升了近 15%。中国下阶段处于老龄化加速的阶段,日益增长的老龄化人口为种植牙市场提供了庞大的人群基础。2016-2020年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由783亿元增至11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6%,未来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0亿元。

样品展示1

样品展示2
指导教师:胡堃、徐永祥
团队成员: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孟晓颖(19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谭慧雯(19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魏孟琪(19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刘骐嘉(19级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
新闻出版学院
李欣蓉(19级新闻专业本科生)
指导教师寄语:
胡堃老师:学生通过参加挑战杯等双创类比赛,综合运用所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归纳出解决目前社会遇到的难题的方法。并在活动中不断的吸取建议、改善方案、完善工作,从而实现团队自我结果导向的过程管理,实现学习、思索和蜕变。我愿意继续支持学生参与科研,参与竞赛类活动,为使得他们更好的接受知识和挑战,迎接更美好未来而努力。

实验室制备
团队成员心得:
能参加这次的项目真的非常的开心,跟大家一起把一个项目从0变成1的过程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相比起得奖我更高兴的是我学到了很多与我专业相关的东西,也了解到了很多曾经不了解的,当然得奖也是很让人开心的一件事,可以为学校增添一份荣誉也是我的荣幸。
——魏孟琪
非常开心能够在本次“挑战杯”拿到银奖的成绩,十分感谢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以及每一位共同努力的队友,这次奖项集合了大家的辛劳与智慧,如果不是每一个人竭尽全力是拿不到这样的成绩的。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再接再厉,向着更高的目标和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行。
——刘骐嘉
我们所得到的荣誉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和指导,还有每位队友的熬夜与坚持。作为团队的一员,对于获奖,除了些许的紧张,更多的是坦然,我们相信努力就会胜利。
——谭慧雯
虽然参加这个项目也算是偶然的机遇,但是在参加这个项目的过程中跟朋友们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学校和老师也在耐心的一遍遍给我们提供帮助。感谢老师们的严格要求让我们能拿到这个奖。
——李欣蓉
饮水思源,我首先要感谢举办这个比赛的大家。这既是给我们的一次机会,更是对我们的一种激励。它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戒骄戒躁,一步步向梦想的彼岸接近。其次,要感谢老师们,感谢他们的谆谆教导,没有他们辛勤无私的奉献,就没有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另外还要感谢我的组员们,是大家一起的不懈努力互相鼓励让我能坚持下去。从开始准备比赛到一步一步的竞选再到获得奖项,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没想过的。但我们真的有在为比赛拼命努力,熬夜到大半夜!所有这让我更相信天道酬勤。
——孟晓颖




3D打印成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