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指数网站更新了2022年最新的自然指数排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21.10.1—2022.9.30)。中国高校整体表现依旧强势,各高校排名相比上一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北京印刷学院首次入选,入选文章为: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Properties of Naphthalene Diimide-Based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Fluorine-Containing Branched Side Chains Xuran Wang, Shengzhen Liu, Chunxing Ren, Long Cao, Weimin Zhang, and Ti Wu*

![]()
此次入选标志着我院在光电子与信息记录材料课题组在n-型有机聚合物半导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可穿戴电子设备作为一种新兴科技,开始应用于生物医疗、柔性显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等诸多领域和场景。这类高科技设备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不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支持产业,也与“可负担清洁能源(No.7)”和“工业、创新和基础设施(No.9)”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其中,有机聚合物半导体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用于下一代可穿戴电子设备,具有可溶液加工、柔性、轻薄、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科研和产业领域的广泛关注。光电子与信息记录材料课题组多年来开展有机光电半导体和有机光电子元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不断取得研究成果。
课题组从“侧链工程”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基于萘二酰亚胺-噻吩衍生物的聚合物半导体,侧链为氟基封端的长链燕尾烷烃,氟原子的引入改善了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获得了空气中稳定的n-型聚合物半导体,构筑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为1.83×10-2 cm2V–1s–1,开关比Ion/Ioff 达到105。这一成果发表在Macromolecules上(Macromolecules,2022, 55, 6415−6425.)该工作是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2024), 校级创新团队项目(Ea202202),北京市教委一般项目 (KM202110015008,KM201410015004)的支持下完成的。文章的第一作者是王旭冉(研究生,毕业),通讯作者是吴倜副教授,参与工作的研究人员还包括刘省珍老师,任春兴(研究生,在读),曹龙(研究生,在读)和张伟民教授。


图(左)发表文章首页,(右)OFET输出和传输曲线,聚合物半导体薄膜的GIWAXS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