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许文才

教授,1957年2月出生,汉族,陕西人,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专业硕士毕业。
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国际包装研究组织(IAPRI)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凹版印刷分会理事长、柔性版印刷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包装联合会理事,《印刷技术》杂志编委。中国防伪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防伪技术协会防伪评审专家,中国包装委员会防伪分会防伪技术评审专家。中国防伪产业联盟防伪技术评审专家。
主持完成科研课题16项,在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83篇,出版著作、教材9本,担任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包装印刷技术》主编,获省部级科研及教学成果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
n罗世永

教授,中国包装委员会防伪分会防伪技术评审专家,中国防伪产业联盟防伪技术评审专家。
所指导研究生分别在中国防伪产业联盟、国家防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实习。
北京印刷学院与国内外防伪领域相关国际组织和企业,国内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中国防伪技术协会、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内相关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研究方向:
防伪新材料开发与应用、信息防伪技术和识别机具开发。
科研项目:
(1)印刷网点点阵的物联网标识在线赋码与识别技术研发.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2)UV_LED固化光油研制,企业委托项目;
(3)胶印冷烫膜的配方开发,企业委托横向项目;
(4)中药材包装防拆和追溯体系建设,企业委托项目。
成果与获奖情况:
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SCI 收录论文6 篇。
n李东立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有:纸塑、模塑、塑料复合、卡纸、瓦楞纸包装材料设计原理、制备工艺及应用研究;食品包装安全研究;印刷工艺和印刷标准研究;防伪标签设计与应用研究。承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统筹与产业化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项目、国家包装行业高新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等10余项,仅3年承担横向和纵向科研经费1000万元,发表三大检索文章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申报PCT国际专利1项,获得包装行业类奖项10余项。
n刘全校
博士(后),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科技大学兼职硕导,绿色包装学会理事。
陕西科技大学制浆造纸工程本科及硕士,天津科技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陕西宝鸡防水卷材、山东华泰集团、山东海化集团等技术工作; 2005年11月至今,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包装工程专业、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教学及包装材料及制品的研究。
材料加工工程绿色包装材料与制品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近年来,围绕绿色包装材料与制品,主要在生物质材料如淀粉、纤维素等绿色材料改性及包装材料研究、纳米材料制备及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功能性绿色包装材料及制品、包装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及清洁生产、功能纸及文化传承、功能助剂等方面开展研究。发表论文100多篇,被EI、ISTP检索收录30多篇。申报专利10件项,其中防伪纸塑材料、功能纸塑材料等方面的4件专利已经获授权。
参加山东高唐造纸厂铜版纸项目、山东华泰集团高档彩印新闻纸项目、山东海化集团氯碱树脂项目等工程项目建设,参加银川富邦纸浆模塑、高唐福利纸业书画纸等技改。
研究方向:
绿色环保包装材料及制品、功能包装材料与制品、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及回收利用技术、包装安全性及评估、文化艺术品复制技术。
科研项目:
(1)纤维素纤维/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市教委项目;
(2)水合硅酸钙在造纸中的初步应用研究,高校合作项目;
(3)复合结构环保型纸浆模塑餐具研究开发,企业委托项目。
成果与获奖情况:
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5项;发表30余篇EI、ISTP论文;纸质废弃物回收及再生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印刷包装企业废弃物内部循环生产技术、系列绿色环保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n曹国荣

1963年出生,女,教授,现任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书记,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凹版印刷技术分会秘书长,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包装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包装工程》杂志编委,教育部新闻出版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从事包装与印刷教学与科研工作25年。
研究方向:
防护包装材料、防护包装技术
科研项目:
(1)智能化自动配墨关键技术的研究,企业委托项目;
(2)专色胶印油墨数字配墨机的研究,企业委托横向项目。
获奖情况:
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6部,其中,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家发明专利3项;环保型纸塑软包装材料制备及改性研究,中国包装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
n蔡惠平

包装工程专业负责人,主持包装工程专业建设、包装结构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主持完成2003至2012版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主讲包装结构设计、创新与发明、人机工程学、包装概论等课程。主持完成各类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和教材共计6部。其中:蔡惠平,主编,包装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主持市级教改项目1项.2007年获全国包装教育优秀教师称号.2008年获北京印刷学院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获雅昌教学奖。
2009主持申请并获批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n张改梅

1975年出生,女,教授,博士。
2012年3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获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1年4月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从2001年至今在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任教。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参加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为期4个月访问学者。
长期从事包装印刷及印后加工、包装测试技术及方法、纳米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方面的教学科研。主持、参与已结题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共4项、教改项目2项,主持在研项目3项包括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委组织部和院重点科研项目。承担本科生、高职包装工程专业课的讲授。参与申请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并已授权。2010年年获得北京市中青年骨干培养的资助。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3篇SCI检索,6篇EI检索文章。主编专著1本、副主编1本。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原子力声学显微镜技术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表征, 纳米SiOx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防护包装技术。
研究方向:
多孔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无损检测技术、缓冲材料和包装件的性能研究、包装力学分析
科研项目:
(1)低介电常数纳米多孔氧化硅的制备及弹性性能检测,科技类重点项目
(2)基于UAFM导电薄膜弹性模量检测及成像技术的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3)基于印刷技术光子晶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校级项目
成果与获奖情况:
2014年荣获北京印刷学院雅昌教育奖,“北印学者”等荣誉;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3篇、EI检索8篇;申请专利3项。
n杨永刚

男,生于1976.09, 副教授,工学博士。
天津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包装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纸张加工及其印刷适性研究、印刷工艺设计。
曾主持完成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资助项目2项,院选青年基金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现主持北京市教委科技面上项目1项。主译《印刷材料手册》1本,主要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印刷材料”和行业规划教材“印刷材料及适性”等3部,参编过4本专业书籍。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EI或ISTP检索20余篇。2篇论文分获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包装教育与学科发展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