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物理与材料
n陈 强  

    
   
196311月出生,男,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印刷学院等离子体物理与材料研究室主任。
    1987.7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士毕业、1999.7 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能科学与技术博士毕业、2000.5-2002.11 德国Max PlanckInstitute 功能材料专业博士后、2007.10-2008.1 在瑞典皇家工学院著名Alfven Laboratory实验室访问学者、2012.2-2012.8 哈佛大学在访问学者,合作教授Roy Gordon(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ALD 专家)
    担任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物理学会会员、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工学会粒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委员;2006 年获北京市高校科技强校计划拔尖人才、2011 年获北京市高校科技强校深化计划高层次人才。持和参加过国家973863、国家星火、国家重点、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自然基金、欧盟合作、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中-乌合作项目和北京市留学重点基金等30 多个项目。在国内外各类刊物发表论文300 多篇。
    研究方向: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诊断、新型放电源设计、等离子体工程、等离子体化学、原子层沉积、新型软包装材料制备与改性等研究。

 


n刘忠伟

   
    
19739月出生,男,20087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来北京印刷学院工作。20111月晋升副教授,201110月获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现担任印刷包装材料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专职副主任,负责该实验室日常工作。
    研究方向:低温等离子体诊断及应用,金属有机单体合成,化学气相沉积功能性薄膜。
    入选2014年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主持科研项目三项(“大气射流等离子体制备SiOx 高阻隔包装薄膜研究”,市教委项目;“大气压射流等离子体制备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市委组织部项目;“大长径比管道内表面原子层沉积铜薄膜技术的研究”,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开放课题);参与市教委面上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各一项。已发表包括国际核心应用物理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2010V96 041502)、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2008V48, 365)三大检索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20112-3月,到日本中部大学Nakamura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了大气压射频氮气/氩气等离子体一维数值模拟研究。201211月至20135月,受北京市高师培中心国外访学计划资助对美国哈佛大学Gordon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开展了金属有机单体合成及原子层沉积薄膜研究。


 
n杨丽珍

    
    19645月出生,女,教授
四川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化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在职研究生,等离子材料物理与化学科研团队成员,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印刷学院校级教学名师。
    研究方向:低温等离子体材料及应用、纳米材料合成。
    主讲《应用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现代生活与化学》、《印刷化学》等多门课程, 《应用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主编教材3部,参编2部。近几年来先后获得“课堂教学优秀教师奖”;毕业生推荐的“我最尊敬的老师”称号;指导本科毕设学校优秀论文奖; 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校级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北京市属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北京市优秀教师等称号。
    近三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7篇,EI收录论文9篇;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北京市自然基金1项,专利转化项目1项。参加高阻隔、抗迁移绿色包装薄膜产业化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700万)1项。北京市教委高层次人才-食品包装中有机薄膜处理和纳米填料(及小分子和有害物迁移的)安全性研究(300万)1项。主持或参加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6项;主持或参与学校各类重点、教改及课程建设5项;主持横向项目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