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奋进新征程 京浙绿色发展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
“新时代、新征程,对全省驻京机构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我们组织这个论坛,就是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征程上,凝聚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两个先行’所需的京津冀高端资源和创新要素,更加高效开展驻京招引工作。”浙江省政府驻京办党组书记、主任毛瑞福表示。
论坛现场
展示项目,聚焦绿色发展
论坛以“奋进新征程”的姿态,聚焦绿色发展。这从论坛推介的几个项目上就可窥见一斑: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材料热电物性测量技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的中国农机云数字平台、北京印刷学院的印刷电子关键核心材料、上奇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全球首个产业知识计算和服务引擎、芯视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量子点光谱传感芯片……
“这些项目,个个围绕数字经济、科创赋能,体现了浙江人对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度重视。”与会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戴彦德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戴彦德
戴彦德还告诉记者,“在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上,浙江走在全国前列;在能源供给侧,浙江绿色能源占比比较高;在生产侧,浙江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比如数字经济、文化经济、创意经济等。”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刘培林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培林,也对浙江绿色发展进行了点评:“丽水、湖州等地的农村,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既保护了生态又做大了经济蛋糕。浙江在促进绿色发展的制度探索上,也有其自身特色,比如前段时间出台的GEP核算标准。
浙江哪些方面,吸引了这些企业?
“从绿色发展来看,我觉得未来浙江最主要还是在以下方面着力:推动创新,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新能源。”刘培林说。
这一点,得到了与会企业的认可。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浙江落地,首先是浙江整体的创业氛围和环境非常好,整个产业的配套也非常好。其次,我们本身就和长三角微纳加工的机构、科研院所等有很多的合作,所以借助这样的一个区位优势,会让我们这个项目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北京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田晓春说。
现场签约
田晓春告诉我们,他们公司打算落地浙江的是一个天文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项目,是把一种芯片进行商业转化;这种高灵敏度的芯片目前主要用在宇宙观测上,能够捕捉到太赫兹频段。未来,它可以应用在人体安检、医疗影像以及工业无损检测,甚至6G时代的可穿戴设备上。
北京印刷学院之前已经跟浙江有过合作。9月8日,该校“丝印智能工厂设计与实践”技术在2022年浙江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温州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上,从800万元起拍,最终以1400万元花落温州众能包装有限公司。
“丝印智能工厂设计与实践”项目旨在建立管控体系,实现丝印设备的联网和数据采集,同时提高丝印印刷的智能化水平,对较薄弱环节的设备、物料转运进行智能化建设,实现印刷行业整体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管控。
“我们学校很多技术都可以与浙江省产业链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浙江产业基础好,投资环境、产业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也很不错。最关键的是,浙江人理念先进、敢为人先,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告诉记者。
京浙资源对接,已经硕果累累
这个论坛的举办,也意味着省政府驻京办“两站一厅”(央企联络服务站、院士联络服务站和之江会客厅)招商引才高能级平台,在新征程上的步伐更加坚定。
近年来,省政府驻京办坚持“浙江所需、北办所能”,率先谋划建设“两站一厅”。目前,“省办搭台、市县唱戏”的驻京招引新机制已成效显现。2020年至今,累计推动各市县区签约项目735个,协议投资额5122亿元。
同时,“两站一厅”平台有力推动了一批央企好项目、院士好团队、科研好成果选择浙江。如中国金茂与金华市金义新区(金东区)签署了112亿元的投资合作协议,东旭集团投资110亿元的高端光电半导体材料项目落地丽水开发区,路空协同立体交通产业研究院落户嘉兴南湖等。
据了解,本次论坛是“奋进新征程”系列活动的开篇。今后,浙江省政府驻京办还将定期组织“京浙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为浙江建设“两个先行”贡献驻京力量。
“未来,我们将依托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成果,升级建设‘两站’智慧平台,围绕扩大有效投资增量、产业强链补链和卡脖子关键技术补短板三大目标,打造‘招引导航、招引协同、招引管理’的三大数字应用场景,统筹全省招引相关数据、项目、人才及管理等服务,实现京浙资源的高效、精准对接与配置。”浙江省政府驻京办党组书记、主任毛瑞福表示。
转自:https://zj.zjol.com.cn/news.html?id=1948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