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科研平台名称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研究方向 |
1 | 先进油墨研究所 | 魏先福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环保油墨的研制和产业化。 (2)功能印刷油墨及其印刷质量评价。 (3)彩色印刷质量分析。 (4)真彩色3D打印呈色方法研究。 |
2 | 绿色印刷制版技术研究中心 | 李仲晓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功能聚合物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2)含氧化铵的水性聚合物的设计制备及性能。 (3)免处理CTP版材。 (4)水显影的柔性印刷版材。 |
3 |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与应用工程中心 | 陈强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功能薄膜制备 (2)等离子体刻蚀 (3)污染物脱除 |
4 | 跨媒体颜色再现与应用研究科研机构 | 黄敏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跨媒体颜色再现技术研究 (2)基于微纳结构阵列的结构色调控及检测技术研究 (3)在机器视觉下的图像与色彩特征呈现 (4)3D全彩色打印研究 |
5 | 生鲜农产品保鲜包装设计中心 | 李东立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开发新型低成本的功能薄膜,降低原材料成本。 (2)开发新型小型保鲜包装成型加工设备,降低加工成本。 (3)针对高附加值水果和蔬菜,设计开发新型保鲜包装 (4)保鲜包装的市场推广 |
6 | 印刷功能材料与技术研究中心 | 孙志成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功能性微胶囊油墨的制备及印刷应用 (2)半导体油墨的制备及光电器件应用 (3)超级电容器材料及储能型油墨 (4)导电高分子在柔性基材上聚合机理及器件制备研究 (5)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6)功能油墨转移机制及理论研究 |
7 | 智能柔性器件研究中心 | 刘儒平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智能柔性电子研究中心旨在学校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推动学科交叉。中心旨在挖掘柔性电子技术的科学问题和关键瓶颈技术,交叉融合校内柔性电子的不同研究领域,志在柔性传感、柔性固体器件与健康医疗等方向取得领先地位,实现柔性电子的产业转化,在柔性电子领域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式的发展。 |
8 | 生物印刷工程技术中心 | 韩璐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1)研制生物“墨水” (2)生物3D打印装备研制 (3)生物器件的构建和性能研究 |
9 | 智能包装技术中心 | 张改梅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面向国内外绿色包装材料与技术和智能包装领域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展智能包装新理念、生态包装新材料、有限元仿真新角度、物流包装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0 | 智能液晶与技术研究所 | 张春秀 | 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 | 本研究方向将智能液晶技术与印刷包装防伪技术相结合,以液晶技术引导印刷与包装防伪技术智能化发展 |